守在監(jiān)護病房里的那盞燈
清晨的六點
清晨六點,小白揉著半睡半醒的眼睛,站在值班室的洗手池前在刷牙。今天,她要負責整個病區(qū)患者和家屬的一日三餐及生活用品。通過昨天的預定餐數(shù),她匆匆忙忙洗漱完畢,還要再次確認微信訂餐數(shù)與統(tǒng)計數(shù)一致。小白深知,ICU患者本就病情危重,家屬和患者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心理上,都承受著極大壓力,對于ICU里的護士,會有比普通科室更多的依賴感,這份依賴在此時此刻顯得倍感幸福又責任重大,即使是如此簡單的工作,也要照顧到他們每一個人。推著臨時用治療車替代的餐車,天還未亮,已經在一樓大廳等待取飯,來到家屬區(qū),一一分發(fā),“護士,我需要兩瓶水”、“護士,我需要兩包護理墊”、“我需要方便面”、“我需要明天的清真餐”……此場景,似乎在幼兒園里見過,家屬的心情是急躁,是無助,是看見小白的希望。而小白,是耐心,是同理心,是細心。
繁忙的監(jiān)護病房
上午十點,急促又響亮的監(jiān)護儀報警聲,在催促著小楊加快本就繁忙的腳步,藍色隔離服下面的工作服,已經用汗水黏在身上了,護目鏡下的視野,模模糊糊,剛剛搶救回來的19床,需要床旁血液濾過治療,被汗水浸濕的衣服,冷一陣熱一陣的,小楊無暇顧及,血濾機安裝完畢,一堆醫(yī)囑需要逐條執(zhí)行,還有旁邊的兩個患者需要換藥,要翻身,要吸痰,要血培養(yǎng),要寫特護單。此時,3床患者表示口渴,需要喝水,待3床患者剛剛咽進去兩小口溫水,另一邊的2床患者呼吸困難,煩躁不安,小楊疾步上前,床頭放平,打開氣道,簡易氣囊,調節(jié)氧流量,抽取鎮(zhèn)靜藥物……隔離服下的衣服又一次被汗水浸透,可她顧不上,小小的身軀,大大的能量,承擔著這份平凡而又負有使命感的工作職責!
突然的命令
是護士長打進科里的電話,小尹穿梭在小夜班的病房里,她正在給患者抽取動脈血氣,電話那頭,護士長告知小尹,次日早晨去緩沖病區(qū)幫忙,這是命令,小尹二話不說,告訴護士長她服從安排。緩沖病區(qū),可想而知,不知是否會有陽性,是否有密接病人,平日里都是熟悉的同事,熟悉的環(huán)境,那邊的設施齊全嗎?條件好不好?同事們好不好協(xié)作?會不會突然變成了陽性?小尹心里清楚,會很忙,會很累,會吃不好,會睡不飽。可是,看著眼前這些或是昏迷或是譫妄的患者,她簡單的收拾好行李,一頭扎進了緩沖病區(qū)……
消殺很重要啊
一個裝滿消毒劑的水箱,一副瘦弱的身軀,是小英,正在進行今日的第三遍消毒工作。生活區(qū)、工作區(qū)、家屬區(qū)、走廊、門框、把手……每個地方,每個死角都不能落下,期間要換水,要配制設定濃度的消毒液,幾十斤重的水箱,放下又背起,每天要重復很多遍,只為保證病區(qū)的安全,刺鼻的消毒劑需要一遍遍配制,一遍遍噴灑各個角落,擦拭每一臺機器,已經成為小英每日工作的常態(tài),不知道水箱有多沉,只看見她始終彎著腰,重復又重復,一遍還一遍。哦,對了,小英,別忘記了,今天還有兩次消毒任務,明天七點二十準時給患者,工作人員和家屬采集核酸啊,早點起床!
深夜的重癥人
此時,午夜,安靜的城市,靜態(tài)的西寧,重癥監(jiān)護室的燈還在亮著,她們在搶救,在忙著。她們已經在醫(yī)院堅守一個月,孩子在電話那頭哭著找爸爸,要媽媽……可是,小白還在惦記著3床家屬的困難,那個可憐的老爺爺,為了兒子省吃儉用,卻告訴醫(yī)生全力救治他的娃,小白暗自決定明天以自己的名字多訂一份餐;小楊還在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雖然很困很累,可是19床還在發(fā)燒,心率快,呼吸快,血氧飽和度低,她不敢懈怠;小英正在整理明日用物;緩沖病區(qū)的小尹,忙了一天了,做個好夢吧!護士長還在安撫那些年輕護士想家的情緒,可她呢,比我們大不了幾歲,她會想那個獨自在家上網(wǎng)課的孩子嗎?
供稿:重癥醫(yī)學科 張妍
- 上一篇:青海大學臨床醫(yī)學院學生黨團員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 2022/12/13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