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干踐行擔當 灑千里援青之路——記中組部、團中央第二十二批來青博士服務團成員、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副院長程康安
“普救含靈,心懷至誠”, 醫(yī)療支援,就像一根無形的接力棒。一茬接著一茬、一棒接著一棒,成為薪火相傳的使命,而每一位來援青的人,對高原的向往的都源自于大無畏的奉獻。
“以最貼近、最細致的醫(yī)療技術為基層群眾服務,不僅僅是職責所在,也是錘煉自己初心的最好歷程”,這是中組部、團中央第二十二批來青博士服務團成員、北京協和醫(yī)院心內科程康安博士對自己援青工作的感悟。從北風凜冽到綠樹蔥蘢,程康安教授來到青海就任于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開展了諸多醫(yī)療及技術支持,每一天都在繁忙中度過。但他卻沒有止步于此,沒有局限于定點單位的工作,而是去進一步延伸援青醫(yī)療的內涵。2022年6月17日,在多方努力下,開展了“喜迎二十大,醫(yī)心跟黨走”援青博士團海西州沿線巡回醫(yī)療活動,為海西州各公路段的職工進行身體檢查及健康宣教。十天的巡醫(yī)醫(yī)療活動走遍了海西州沿線的每一個公路段,從平原到高原,從兩千兩百米到三千五百多米,每天幾百公里的奔波,跨越的不僅僅是海拔,是滿腔的熱忱與激情,是無聲的擔當與責任。
茶卡公路段位于柴達木的東大門,雖然已是六月氣溫依然差異很大,程康安教授和醫(yī)療團的組員們在顛簸了幾百公里后來不及休息,便投入到對養(yǎng)路職工的體檢工作中。程康安教授負責心內科,而常年在高海拔地區(qū)工作對工人們的心臟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看到公路段職工們,在日曬風吹中呈現出黝黑的皮膚,微紅的臉頰,感受著他們常年在高海拔地區(qū)戶外辛苦的勞作,程康安教授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不易!在細心的聽診檢查之余,對看診的每一位養(yǎng)路工人普及健康知識。初到三千一百米的海拔加上數小時的奔波,使程康安教授出現了顯著的高原反應,可是為了不耽誤對大家的體檢活動,他一直強忍著不適堅持工作,直到實在忍受不了,也沒有去驚動任何人,憑著從醫(yī)的經驗悄悄的服下了藥物,但效果甚微,頭疼、頭暈、心慌、惡心、嘔吐等高原反應依然持續(xù)著,獨自在僻靜的角落里用自己的耐力和種種不適較著勁,最終毅力戰(zhàn)勝了高原反應,第二天他依然精神抖擻的出現在眾人面前,和大家一起驅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在都蘭段完成體檢工作后,得知沙流河鎮(zhèn)還有一群修路工人在搶修一座沖垮的大橋,不能回到這里體檢,他們又馬不停蹄地前往野外到工人們工作的現場為他們體檢,彼時已是正午,高原的陽光燦爛如火,強烈的紫外線下身體感覺就像在烤箱中被輻射著,墨鏡下的臉上火辣辣的燙,夾雜著三千五百米帶來的身體不適,可他依舊一絲不茍的問診、聽診、解釋、發(fā)放藥物、宣教指導,連續(xù)不間斷地工作,只為每一個高原修路工人保持健康的身體。
緊鑼密鼓的海西之行后,程康安教授依然沒有停下腳步,迅速的回歸到臨床工作中,出門診、查房、手術、討論……依舊是那么忙碌。
隨后第二十一屆環(huán)青海湖國際自行車賽如火如荼開始了,程康安教授再一次踏上了行程,和其他隊員一起為選手們保障健康,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在目前國內疫情仍有反復的情況下,醫(yī)療隊不僅需要堅持疫情防控工作,更需關注參賽隊員及隨行人員健康狀況。在比賽前的體檢中,在速度與激情碰撞的自行車選手旁,在每天長達數小時的賽程中,都有他一直默默守護的身影;比賽中有運動員受傷時他第一時間進行救護包扎,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缺氧了,為了不耽誤比賽,他陪著運動員邊跑邊吸,運動員吸了多長時間,他的手就舉了多長時間,整整九天的賽程里,在運動員風采飛揚的背后,有著他和醫(yī)療隊全程陪護。用實際行動展現大愛無疆,關愛生命的宗旨,助力環(huán)湖自行車賽事的蓬勃發(fā)展。
高山不語,自是巍峨;藍天不言,自是高遠。程康安教授用實際行動于平平淡淡中踐行著錚錚誓言,傳播新時代大衛(wèi)生大健康的理念,以堅持不懈的身軀傳遞著醫(yī)者仁心,用真情書寫著自己的援青情懷,用熱忱和行動展現援青人的堅韌與奉獻。
供稿:心內科 韓玉娟
- 上一篇:胃腸鏡檢查前的準備,你做對了嗎? 2022/8/24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