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7l8"><acronym id="tv7l8"></acronym></video>
<tfoot id="tv7l8"></tfoot>
  • <tfoot id="tv7l8"></tfoot>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 <kbd id="tv7l8"></kbd>

        <th id="tv7l8"></th>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疫情期間“宅”在家里,氣道異物梗阻了怎么辦?

        2020/4/3 15:42:10      點(diǎn)擊: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宅在家里,成為一種特別的生活方式。不敢與陽光親近,唯有“美食”才是最好的陪伴,但千萬要小心氣道異物梗阻--食物或是異物頓于聲門或落入氣管,會造成病人窒息或嚴(yán)重呼吸因難,表現(xiàn)為突然嗆咳、不能發(fā)音、喘鳴、呼吸急促、皮膚發(fā)紫,嚴(yán)重者可迅速出現(xiàn)意識喪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氣道異物梗阻的癥狀識別  癥狀表現(xiàn)立即觀察患者是否有面色潮紅、口唇、甲床青紫以及用雙手抓住頸部等表現(xiàn)。

         

        急診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形成氣流沖出異物,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嬰兒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應(yīng)用于急救成人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兩手臂環(huán)繞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將拳頭的拇指一側(cè)放在病人胸廓下、臍上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上重?fù)魤浩炔∪说母共。重?fù)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

         

        用于自救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后3個步驟,或稍稍彎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快速向上沖擊。重復(fù)之,直到異物排出。

        1歲以內(nèi)嬰兒的急救手法是“拍背壓胸法”:

        先拍背,將嬰兒的身體伏在急救者的前臂上,頭部朝下,急救者用手支撐嬰兒的頭部及頸部,用另一只手的掌根拍擊嬰兒背部和肩胛骨之間的區(qū)域,連續(xù)5次,大約11次。

         

        如果拍背5次仍然不能將阻塞物排出,就開始壓胸法急救。方法是用雙手安全地夾住嬰兒,將嬰兒翻轉(zhuǎn)過來,令嬰兒的背部仰臥在急救員的前臂上,嬰兒的頭仍朝下,急救員用手支撐嬰兒的頭頸部,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嬰兒胸廓上兩乳頭連線的位置,快速壓迫,壓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約為小嬰兒胸廓的1/3或者1/2,重復(fù)壓迫5次,大約11次。直至異物排出。如此反復(fù),5次一交替直至異物沖出。如果發(fā)現(xiàn)異物已經(jīng)在嬰兒的唇邊,要小心將其取出。

         

        食管異物梗阻會帶來嚴(yán)重后果這就告誡我們:

        1、進(jìn)食切記匆忙,細(xì)嚼慢咽,尤其是雞鴨魚及有核食物;

            2、改善不良進(jìn)餐習(xí)慣,如進(jìn)食時聊天、打電話、玩游戲等;

            3、改善不良的生活習(xí)慣,如修理物品時將圖釘、螺絲、鑰匙等含在口中等;

            4、一旦勿吞食異物,切忌用其他食物盲目吞服,以免病情復(fù)雜化,增加異物取出難度,從而導(dǎo)致嚴(yán)重并發(fā)癥;

            5、看護(hù)兒童時,不要將小的物品放入口中,一旦不慎導(dǎo)致吞入食管;兒童食物認(rèn)真檢查,將魚刺、骨頭等提前摘除;兒童進(jìn)餐后檢查確認(rèn)口中無塊狀食物,不要養(yǎng)成口中含物的習(xí)慣;以及吃飯時不能說笑嬉戲。

        提醒大家:海姆立克急救法不適用于失去反應(yīng)的成人及嬰兒,如果完全無反應(yīng),已經(jīng)失去心跳呼吸,則應(yīng)該立即給予心肺復(fù)蘇。

        疫情還未結(jié)束,請珍愛生命,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生命,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讓生命之花絢麗多彩。

         

        供稿:急診接診    李成婧

        注:文中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亚洲欧美另类成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video id="tv7l8"><acronym id="tv7l8"></acronym></video>
        <tfoot id="tv7l8"></tfoot>
      • <tfoot id="tv7l8"></tfoot>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 <kbd id="tv7l8"></kbd>

            <th id="tv7l8"></th>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