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qū)副主席一行10人到青海省包蟲病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參觀考察
2019年11月17日,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羅梅帶領各廳局領導干部一行10人在青海省副省長張黎,青海省科技廳副廳長毛學榮,青海大學副校長王曉英,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院長李占全、副院長樊海寧陪同下,考察青海省包蟲病臨床研究中心、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青海省科學技術廳張超遠、馬瑞,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院長助理馬艷艷等陪同參觀考察。
在青海省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副院長樊海寧為西藏自治區(qū)政府副主席羅梅、青海省副省長張黎等領導介紹了青海省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概況、專家團隊以及在包蟲病前期篩查、中藏藥治療包蟲病、防控和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樊海寧副院長分別從包蟲病為依托獲批建設的研究平臺、申報的人才項目以及所承擔的相關科研項目等方面歷數包蟲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取得的成績經驗,從屬地化綜合防診治、包蟲病公益救治、研究成果等層面回顧了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聯合青海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青海省畜牧獸醫(yī)科學院多年來在包蟲病防診治方面開展的工作,扼要介紹了微波治療、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精準肝切除、經皮肝穿刺膽道引流(PTBD)、離體肝病灶切除、影像學AI智能診斷、阿苯達唑劑型改造等臨床包蟲病診治創(chuàng)新技術,同時介紹了泡型包蟲病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工作進展,以及包蟲病防治目標與未來規(guī)劃。
隨后,考察團參觀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和中心實驗室。參觀過程中,院長助理馬艷艷詳細介紹了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建設與運行現狀及目前開展的檢測項目,并介紹和展示了生物芯片平臺和高通量測序平臺及相關檢測項目在臨床診療中的意義。樊海寧副院長表示,目前,有關包蟲病分子、病理、免疫學方面的研究都在中心實驗室有序開展。
參觀過程中,羅梅副主席對青海省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國家基因檢測技術應用示范中心以及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中心實驗室建設及工作開展情況給與了充分肯定。她指出,青海和西藏都是包蟲病的重災區(qū),也是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青海省在包蟲病防治方面工作起步較早,希望青海和西藏可以聯手,從源頭上治理包蟲病,共同努力提高包蟲病診療水平,推動學科發(fā)展。隨后,張黎副省長介紹了我省每年多次開展包蟲病交流研討的情況,并表示青海和西藏雙方應取長補短,提升專業(yè)水平,加強屬地化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全方位共同推動包蟲病防診治水平的提高,為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供稿:中心實驗室 田美媛
- 上一篇:堅定信念,踐行使命——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第十二黨支部開展支部書 2019/11/21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