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全國愛肝日 我們一起來保護自己的“小心肝兒”吧!
全國愛肝日是在我國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臨嚴重威脅情景下,為集中各種社會力量,發(fā)動群眾,廣泛開展預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識宣傳,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而設立的。
2023年3月18日是第23個全國愛肝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主動檢測、擴大治療、消除乙肝危害”。旨在號召大家積極行動起來,進一步普及各種類型肝病特別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知識炎的防治知識,全民參與,主動篩查,規(guī)范診療,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發(fā)癥。盡管我國在遏制病毒性肝炎方面的長期不懈努力已初見成效,但由于慢性感染患者基數(shù)大,防控形勢仍然艱巨,每年因病毒性肝炎導致的肝病死亡人數(shù)仍高達40萬。
那么,
乙肝有哪些危害?
乙肝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如何預防乙肝呢?
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肝臟炎癥的統(tǒng)稱,分為兩大類,即病毒性肝炎(甲、乙、丙、丁、戊型)和非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酒精性、代謝性、藥物性肝炎等)。平時我們生活中所說的肝炎,多數(shù)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等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面廣泛,發(fā)病率較高等特點。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肝腫大及肝功能損害,部分病人可有黃疸和發(fā)熱。有些患者出現(xiàn)蕁麻疹、關節(jié)痛或上呼吸道癥狀,在我國,乙型和丙型肝炎最為常見,又常因病情遷延容易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傳播途徑是什么?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日常生活中,乙肝病毒會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傳播:
● 出生(在感染期間從受感染的母親傳播到嬰兒)
● 與被感染的伴侶發(fā)生性關系
● 共用針頭,注射器或藥物準備設備
● 與感染者共享牙刷,剃須刀或醫(yī)療設備(例如血糖儀)之類的物品
● 直接接觸被感染者的血液或創(chuàng)口
● 通過針刺或其他鋒利的工具暴露在感染者的血液中
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乙肝病毒?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到醫(yī)院查“乙肝五項”定量或定性,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感染乙肝病毒,沒感染的話,有沒有保護性抗體,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如果已經感染了,現(xiàn)在是咱們傳統(tǒng)常說的“小三陽”還是“大三陽”。
如何預防乙肝?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有效、直接的方法。
我們曾經是肝炎大國,特別是乙肝大國,嚴重地危害了大眾的健康。
為了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我國實施了預防接種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策略。新生兒出生后需要立即接種乙肝疫苗,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以我國的兒童免疫規(guī)劃疫苗接種程序中,將乙肝疫苗的首針接種放在了出生后24小時內。通過及早接種,盡早產生保護性抗體。新生兒是疫苗接種主要的目標人群,其次是嬰幼兒和15歲以下未免疫人群。
供稿:急診內科 才仁措
- 上一篇: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腎科黨支部召開2022年度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 2023/3/20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