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tv7l8"><acronym id="tv7l8"></acronym></video>
<tfoot id="tv7l8"></tfoot>
  • <tfoot id="tv7l8"></tfoot>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 <kbd id="tv7l8"></kbd>

        <th id="tv7l8"></th>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你的位置:首頁 > 信息簡報

        “走出去、學回來”——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開展新技術(shù),提高靜療安全(兒科PICC置管系列報道之一)

        2020/7/6 11:02:06      點擊:

        (一)兒科PICC置管術(shù)現(xiàn)狀

        2020520-71日,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已成功實施了3例兒童PICC置管術(shù),其中第3例為兒科自主置管,此例PICC置管的順利開展, 填補了科室在PICC置管技術(shù)上的空白,打開了化療通道,提高了靜療安全,在科室血管通路的護理工作上具有標志性意義,為兒科小兒血液腫瘤及危重癥患兒的靜脈治療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chǔ)。

         

        兒童由于其特殊的年齡階段和心理狀態(tài),對護理操作的配合性和依從性較成人差,兒童PICC置管術(shù)穿刺難度高、維護技術(shù)要求更高,較成人更容易發(fā)生置管失敗、置管不順利、導管移位、感染、出血、堵塞等并發(fā)癥,因此,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新知識、積累新經(jīng)驗、摸索新方法才能將此項工作順利堅持下去。目前,我們正在根據(jù)科室具體情況逐步完善兒童PICC置管術(shù)相關(guān)表格、文件、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維護要求、交接班內(nèi)容等,建立了“青海大學附屬醫(yī)院兒科PICC置管交流群”,遠程與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血液學研究所)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及上海市兒童醫(yī)院建立了線上聯(lián)系。

         

        (一)病例回顧

        1.小虎(化名),男,12歲,體重32Kg,身高142cm,2020310日確診為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此例PICC置管術(shù)為科室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例,人員、物品、儀器、費用都是“自給自足”,我們的護理工作得到了全科醫(yī)護人員、患兒及家屬的大力支持和信任。此患兒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佳,為享受“兒童白血病醫(yī)保+醫(yī)療救助”的患兒,社會愛心人士為患兒提供了部分材料費用。

        經(jīng)過前期兩例PICC置管操作,科室兒童PICC置管術(shù)的前期評估和準備工作已經(jīng)日趨完善,為確保置管成功,兒科護士長袁馥梅特地邀請腫瘤內(nèi)科三病區(qū)護士長靳生艷副主任護師來科現(xiàn)場指導。置管前一日為患兒進行了上肢淺靜脈彩色多普勒檢查,右側(cè)貴要靜脈內(nèi)徑約為4.3mm。71日上午0930,由兒科靜療護士相海峨(2019129-2020612日至天津市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yī)院血液學研究所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二病區(qū)進修,進修方向:PICC置管及維護)和助手劉晴(2019108-2020331日在上海市兒童醫(yī)院進修,進修方向:PICU護理),在靳生艷護士長的現(xiàn)場觀摩指導下成功為小虎實施了PICC置管術(shù)。

           

         

           

         

        2.小穆(化名),男,4歲,體重15.5Kg,身高100cm,2019108日確診為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經(jīng)過前期的溝通、協(xié)調(diào)和各種人員及物品準備,6181130,我們成功邀請到青海省人民醫(yī)院骨科張愛華副主任護師來科院級護理會診,由科室靜療護士相海峨為助手為患兒進行PICC置管術(shù)。

         

        此患兒為一例低體重、小年齡患兒,化療周期長、配合程度差;此導管為我科第一例3Fr PICC置管,導管直徑較細、穿刺及維護難度高(無思樂扣保護),因此,對導管的后期維護工作帶來了更高的挑戰(zhàn)。此外,該患兒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佳,為享受“兒童白血病醫(yī)保+醫(yī)療救助”的患兒,社會愛心人士為患兒提供了部分材料費用,減輕了家屬的經(jīng)濟負擔。

        3.小強(化名),男,12歲,體重32Kg,身高145cm,2019826日確診為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20205201100,在護理部主任黃新和兒科主任曹海霞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下,兒科護士長袁馥梅邀請青海省人民醫(yī)院靜療小組組長、骨科護士長張愛華副主任護師到科室,在責任護士賁元梅的協(xié)助下詳細評估患兒病情和置管條件、攜帶“巴德”床旁血管B超機和PICC穿刺包,由護士長袁馥梅承擔助手,為患兒進行了PICC置管術(shù),過程較順利。

         

         

         

        在置管之前,多次化療藥物的使用和外周淺靜脈留置針的穿刺導致小強發(fā)生了嚴重的靜脈炎。留置了PICC導管后,小強和媽媽對導管的日常護理很用心,小強的臉上總是掛著開心的笑容,因為他再也不用擔心頻繁痛苦的留置針穿刺了,小強甚至成了兒科PICC導管的活廣告,很多小病友都羨慕他的導管,他直觀形象的為科室PICC置管工作的順利開展起到了宣傳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科室第一例PICC置管工作的順利進行,曹海霞主任多方溝通協(xié)調(diào)人員和物資,親自與患兒家屬談話,簽署了PICC置管知情同意書并指導完善相關(guān)輔助檢查,在整個置管過程中一直陪在孩子和護理部姐妹身邊。

         

        (三)結(jié)語

        兒科兒童PICC置管工作在患兒及家屬的千呼萬喚中開始、在全科醫(yī)護人員的摸索實踐中成長,把書本上“高高在上”的先進技術(shù)應(yīng)用到了臨床“實實在在”的護理操作上,作為一名兒科人,我們的心愿是保障每一位患兒的靜療安全。目前科室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PICC導管“從無到有”的質(zhì)變過程,我們的下一步目標是實現(xiàn)“從有到優(yōu)”的下一次飛躍,更好的為高原地區(qū)血液病患兒提供高質(zhì)量的醫(yī)療和護理服務(wù),減輕患兒及家屬去外地求醫(yī)治病的經(jīng)濟費用、路途奔波和心理壓力。

         

        供稿:兒科    相海峨

        亚洲欧美另类成人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video id="tv7l8"><acronym id="tv7l8"></acronym></video>
        <tfoot id="tv7l8"></tfoot>
      • <tfoot id="tv7l8"></tfoot>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
      • <kbd id="tv7l8"></kbd>

            <th id="tv7l8"></th>
            <code id="tv7l8"><abbr id="tv7l8"></abb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