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記憶之光,走近阿爾茨海默病
2024年9月21日是第31個“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即刻行動:點亮記憶之光。面對老齡化挑戰(zhàn),國家啟動防治行動。宣傳阿爾茨海默病防治、照護知識,提供公眾疾病知曉率;倡導各界人士參與癡呆防治促進行動,為疾病防治貢獻力量。
阿爾茨海默。AD)是老年期癡呆中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類型,是一種隱匿起病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其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損害、精神行為癥狀和日常生活功能受損等。
認知功能損害:早期主要表現為瞬時記憶和近記憶力下降,隨后會累及幾乎所有的認知領域,包括計算、定向、視空間、執(zhí)行功能、理解概括等,也會出現失語、失認、失用等,最后出現遠事記憶損害。
精神行為癥狀:即使在疾病早期,患者也會出現精神和行為的改變,如患者變得主動性缺乏、活動減少、孤獨、自私,對周圍環(huán)境興趣減少、對周圍人較為冷淡,甚至對親人也漠不關心,情緒不穩(wěn)、易激惹。認知功能的進一步損害會使精神行為癥狀惡化,可出現片段的幻覺、妄想;無目的漫游或外走;睡眠節(jié)律紊亂,部分患者會出現晝夜顛倒情況;撿拾收藏廢品;可表現為本能活動亢進,如性欲亢進、過度進食;有時可出現激越甚至攻擊行為。
日常生活功能受損:早期對患者的一般生活功能影響不大,隨著疾病的進展,工作能力的損害更加突出,同時個人生活能力受損的表現也越發(fā)明顯。在疾病晚期,患者在個人衛(wèi)生、吃飯、穿衣和洗漱等各個方面都需要完全由他人照顧。
AD多見于老年群體,但近些年研究發(fā)現有年輕化趨勢,50歲后就出現一些AD癥的前期癥狀。通過觀察這些癥狀,能夠早發(fā)現、早診斷、早預防,早治療、有利于改善認知癥狀,減緩病情的進展,降低治療和照護成本,減輕家庭負擔。同時,相關人群也可以前往專業(yè)醫(yī)療機構(我院記憶門診)進行系統(tǒng)的病史采集、神經心理學評估、影像學、生物標志物及基因檢測等認知篩查和評定。
目前雖然有治療AD的新藥已被證明可以延緩疾病進展,但AD仍然不可逆轉,不能治愈,因此做好預防尤為重要。首先,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低鹽低脂清淡健康均衡飲食,戒煙限酒,堅持體育鍛煉等良好運動習慣。其次,要培養(yǎng)興趣愛好,要進行人際互動,多從事腦力活動,不斷地挑戰(zhàn)自我,如設計家具、完成一個拼圖游戲、參加藝術活動、玩橋牌游戲等。第三,控制心血腦血管的危險因素:如血糖、血壓、血脂、尿酸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同時保護頭部,避免外傷,要保持心理健康。第四,保證睡眠充足,關注心理,重視抑郁、焦慮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治。
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對提高AD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延長生命具有重要意義,不少AD患者被誤認為自然衰老現象而錯過了最佳干預時期。一旦發(fā)現身邊親友出現疑似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癥狀,請盡早到我院記憶門診明確診斷和治療,并進行全程規(guī)范化的管理。
供稿:老年一科 劉軍莉
注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上一篇:寄信一封 祈愿健康 丨 請有腎移植需求的患者關注,盡快參加配 2024/9/23
- 下一篇:醫(yī)院公告 2014/7/18